蒙妮坦手游站:纯净绿色软件游戏下载网站

电脑软件| 软件合集| 最近更新| 网站地图
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手游攻略 > 僵尸毁灭工程小铁片(张扣扣事件是怎么回事)

僵尸毁灭工程小铁片(张扣扣事件是怎么回事)

2023-07-13 15:26:45

张扣扣事件是怎么回事

我是萨沙,我来回答。

萨沙只说一些我自己的看法,代表我个人。

张扣扣这个案件,从表面上来看是血亲复仇。

90年代张王两家有矛盾,经常争吵甚至打闹。

张扣扣的母亲汪秀萍性格泼辣,不好惹。

1996年8月27日,汪秀萍路遇王家王富军,朝后者脸上吐吐沫。

由此,双方发生激烈争吵。

期间,王家老三王正军赶来,和汪秀萍争吵厮打。

汪秀萍毕竟是女人,在打斗中不占便宜,就操起扁铁打中王正军两下。

而王正军用木棍照着王秀萍头部猛击,造成后者死亡。

因当时王正军不满18岁,因此判处有期徒刑7年。

实际上,他仅仅服刑3年就被提前释放。

即便是过失致死加上只有17岁,只服刑3年显然也是很少的。

需要说明的是,王家老大王校军,1996年8月任当地的庙坝乡任党政办主任。

当时张扣扣9岁。母亲汪秀萍被打死后,是露天验尸,很多村民围观包括张扣扣本人。

张扣扣告诉记者:“我记得我妈被后,我跪在地上,把她抱在怀里,我和姐姐都叫妈妈,后来我们拼命地叫,妈妈想说话又不能说,突然她想用劲时,她鼻子里、嘴里喷流出血来。我明显感觉到她喉咙处有血经过的声音,妈妈流着泪,就断气了。”

这种行为给还是儿童的张扣扣,内心造成严重冲击。

根据张扣扣的描述,他后来一直想着替母亲报仇。

张扣扣曾经参军入伍,他自称参军的目的也是锻炼体魄,为复仇准备。

就张扣扣的思维是母亲是王家合伙杀掉的,报仇就找王家一家。

最终2018年春节,张扣扣等王家人到齐,突然袭击,杀死王家父亲王自新,又杀死王正军、王校军兄弟。

但张扣扣杀了3个人以后,没有继续去杀其他王家人,也没有去杀妇女、孩子。

这说明他还是比较冷静的。一般杀红了眼的人,会胡乱,甚至乱砍路人。

这个案件很清楚,张扣扣如果没有精神问题,杀死3个人不论什么原因都是罪,判处死刑也没什么好说的。

关键是,张扣扣为什么会杀死这3个人报仇,不去杀其他的王家人,也不殃及妇孺。

这说明张扣扣的目的很明确,他认为这3个人是造成母亲死亡以及事后被轻判的原因。

事实上,无论如何在殴斗中搞出1条人命,最终仅仅服刑3年,普通受害者家属当然是强烈不满的。

其实萨沙还有很多想说的,但也就不碰高压线了,有些话是没法公开说的。

如何评价日军的掷弹筒

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。

掷弹筒?二战那会也就日本人把这东西当回事,把这玩意作为一种作战必备的武器进行研究列装的。

其实说道根子上,也就是日本人穷的一种无奈之举,咱说不好听的,就这玩意拉到太平洋战场上,也就是初期玩个出奇制胜而已,后期活不过三秒,就被撕成了碎片片。

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:“咱也研发过!”

您要是严格的说,咱顶多就是模仿而已,算不上研发。

好了,废话小编也不多说了,咱直接入正题。

说说掷弹筒是咋来的。

话说,掷弹筒算是日俄战争之后突发奇想的产物。

当年日本人穷的都当裤子了,但为了获得瓜分的利益,向着沙皇俄国发起了挑衅。

为了这场战争,日本人可劲的借钱,顺道还拉拢美国人英国人作为自己的后盾支持自己。

那么沙皇俄国作为一个好到没朋友的庞然大物,在这场战争中本人击败了。当然日本人也为此付出了代价,可这个代价在日本人的眼里,很值得。

因为他们不仅拿到了沙皇俄国在的利益,还向其他列强证明,日本人确实是一个有实力的家伙,至少有资格参与到分享的利益当中。

咱不得不说,日本人在这场日俄战争中,不仅获得了以上这些利益,他们还在战争中学到了很多小知识。

您比方说,日后日本人发挥到极致的板载冲锋什么的,掷弹筒的原理也是其中之一。

那么他们是怎么来的呢?

当时,日本人进攻俄国人防守的旅顺口要塞,日本人面对旅顺口要塞强大的防御,玩起了土木作业,挖战壕往俄国人的阵地上凑,距离也就几十米。

那么面对这种情况,俄国人手里直瞄火力,不论是火炮还是机枪,对于近在几十米战壕里头的日本人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。

咋说呢?日本人有脑子,俄国人他也不差,相对于现代战争来说,俄国人算是老手了。所以俄国方面有一个炮兵大尉,他琢磨出一个法子,拉过一门老式的海军臼炮(就是那种炮管短,口特别大的那种炮),把那炮口朝着天,插入一种长尾形的炮弹进行还击。

您还别说,这种样式的发炮,对于进行土工作业的日本人效果那是相当得好,毕竟他的炮弹轨迹是一种抛物线,只要调整好炮口的仰角,你就是躲在障碍物后边,他也能砸中。而且这炮的杀伤性特别的好。

当时俄国人就利用这门炮,打退了日本人好几次进攻。

这种炮就是迫击炮的前身,当时的名字叫雷击炮。

战后,日本人对这种炮相当重视,就开始进行研发,各种型号,类型给整出一大串,这其中一个款型就是掷弹筒,所以说到根子上,掷弹筒算是一款迫击炮,属于超轻型级别的迫击炮。

其实迫击炮这东西,其他国家也进行研究,但他们仅仅止步于轻型迫击炮,而超轻型迫击炮(掷弹筒)压根就不在他们的研究之列。

为嘛呢?

毕竟这玩意就是一根炮管子,外加一个托,连个最基本的瞄准仪器都没有,全靠一条白线来度量精度。

一套操作下来,全靠士兵的手感来发射,新兵上手你会被他们的命中率感动到泪奔。

而在日本人看来,完全不是这么回事。简单意味着成本低廉,简单还意味着分量轻,一个人扛着就能跑,剩下来的重量捎带脚的还能多带几发炮弹。

至于没有瞄准仪,多练习练习就好了,所以掷弹筒的缺点,在日本人看来完全不是问题。

咋说呢?日本人侵华初期,他们全是老兵,掷弹筒这东西的使用,跟喝水呼吸一样的熟练,百发百中这都没有一丝夸张的成分。

咱别的不说,当初淞沪会战的时候,咱的机枪阵地,就是本人这种掷弹筒抵近发炮,一个个的给端掉的。

没法子,日本人的发炮手可以将自己藏在掩体里头进行发炮,毕竟他是一门曲射炮,而咱的机枪是打不透这些掩体的,所以只要机枪阵地暴露了,结果只能是一个挨打的份。

这种亏,咱不知道吃了多少。

这也就算了,在作战激烈的时候,日本人眼瞅着拿不下咱人的阵地,就会用掷弹筒给咱阵地上发射毒气弹。

您比方说淞沪会战中,日本人面对久攻不下的阵地,他们就使用了气体和呕吐性气体。

这还算是轻的,淞沪会战之后,人的抵抗越来越激烈,日本人在战场上虽然是节节胜利,但伤亡也开始逐步的加大,一个战役下来不是几千人的伤亡,而是几万人甚至是十几万,几十万的伤亡,日本人急眼了,在武汉会战的时候,开始使用芥子毒气等一系列剧毒性气体。

整个十四年抗战中,咱有20%的伤亡,就是被毒气弹给残害的。

所以当时日本人列装掷弹筒的时候,一个小队就装备两具掷弹筒,比例和机枪达到了1:1的比例,当然有些的日本小队会超规格装备三具掷弹筒。

不过二战后期日本人啥都缺了,铁片子缺的不要不要的,连他们家大盖都不够装备部队了,但一个小队也还保持着一具掷弹筒的比例。

而掷弹筒也就是能欺负欺负咱人,毕竟那会咱造枪上那刺刀都费劲,工业全面落后于日本人。

那么咱又是咋装备了这东西呢?

咋说呢?一开头咱还真就对日本人的掷弹筒没有太好的办法,只能以其人之道换其人之身的法子应对,所以咱也就开始研发掷弹筒。

1938年的时候姜元方开始研制掷弹筒,底子就是按照日本人的大正十年式掷弹筒研制的。

其实研制掷弹筒,早在1934年就开始了,当时仅仅是少量生产,部队就列装了一小撮而已,大部分提供给军事教学机关作为教具使用。

不管怎么说吧,国民党这块有了,但国民党有了,他也不给八路军。

毕竟国共之间虽然有第二次合作,但合作期间,国民党给八路军补充更多的是服装和,他连枪械都不给你,你更加别说是掷弹筒这种大杀器了。

所以八路军的掷弹筒,只能是一切靠自己。

八路军的掷弹筒,开始只能通过缴获,当时于日本人第一次正面交锋——平型关大捷,就有缴获。

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,缴获的更多,您比如八月十二八号的寿阳落摩寺战斗中就缴获过十五具。

当时这东西咱缴获了不会用,毕竟他连个瞄准镜都没有,光秃秃的一根管。

后来是一个叫中西的日本俘虏,教会了咱八路军的使用方法。

这东西算是咱八路军的重武器了,但这东西的配件咱就不会生产,所以那是打坏一具就少一具,没地补充去。

这不后来八路军的副总司令,就要求军工部展开对掷弹筒的研究。

当时当然研究的领导人是军工部部长刘鼎,咋说呢?刘鼎其实也就是在红军时期有过制造小型迫击炮的经验,研究掷弹筒算是一个新领域。

您都不知道一开始也没有一个样品,是刘鼎手工绘制了一份样图,秋天的时候按照这份样图,硬扣出一个样品来。

也就在这个时候,总部将一具掷弹筒给送了过来,后来就按照这个送过来的掷弹筒经验研究,最终造出来的就是五○小炮。

为了造这具小炮,咱可是付出了血的代价。

水窑一所初期实验,炮弹装到炮管里头,这都拉火两分钟了,炮弹卧在炮管里头一点动静都没有。

当时作为射手的张师傅认为是瞎火了,所以就过去想先把炮弹给到出来,哪知道就这么一到,炮弹脱离炮口的瞬间就炸了,当场张师傅就牺牲了。

到了第二次试验的时候,炮弹还没有打出来,在炮管里头就炸了,炮管炸成了好几节,飞射出来的碎片将一个老百姓弄成了重伤。

等到了第三次试验的时候,刘鼎也是急了,毕竟很长时间过去了,没有一个好结果吗?所以当时他想要过去拉火,当时就被魏增祥给推了回去。

没别的,魏增祥认为自己是一个工人,而刘鼎是技术人员,还是军工部的部长,一旦出现问题,自己牺牲了没事,刘鼎这样的人可损失不起。

最终刘鼎爬在魏增祥的身后,观看整个发射过程。

结果这一次也不是很理想,当时就爆炸了,魏增祥回身就爬在了刘鼎的身上,当时就把右手给炸断了。

后来这五○小炮研制成功了,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到1945年八月份,咱这个制造所就生产了两千五百具这样的掷弹筒,装备了三十个团。

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:“咱造这玩意咋就那么困难呢?”

咋说呢?当时八路军所处的位置都是偏远地区,您别说设备了,就连材料都不知道打哪里搞去。

最简单的炮管,人家那都是无缝钢管,咱能造出一个合格的铁管子就不错了,就不讲究什么无缝。

而且要造合格的管子,你的材料咋也是钢管或者圆钢,但问题是生铁咱自己可以生产,说到钢这就困难多了。

后来咱是把铁轨扒拉下来造的。大家伙都知道这铁轨是工字型的,咱用这底座,锻成板条状,然后将这板条卷吧卷吧,形成一个圆筒。

这圆筒外壁中间就会有一条缝,您别说什么电焊不电焊的,八路军那会没有那条件,那有什么电焊,只不过就是将俩头烧红热了,用锤子使劲敲,把这缝给敲的粘合到一块。

一说这过程,大家伙就知道了,这种方法也就是个凑活,那炮弹发射的时候会产生高膛压,就这种法子造出来的炮管子压根就撑不住,再好的手艺,也就打几发,这炮管子就得裂开。

最后实在是没法子了,就把这轨道上半截截成一米长,烧红后用锤子硬生生的敲成圆柱形,然后再用工具把中间的实心给掏出来,形成一根筒子,这就没有了缝隙。

但与之而来面对的问题是,劳动强度加大不说,生产效率低下,一天下来造一根,运气好也就两根炮管子而已。

当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,有了难题就得想办法,人还能被尿给憋死吗?

后来咱研制出了滑轮吊锤,镗孔机等等的设备,这才将生产效率给提高了。

当然咱各个根据地有各个根据地的法子,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吗?

您比方说晋绥根据地,造这炮管子使用的熟铁,强度不够厚度来凑。

还有些根据地用弹花机,榨油机的轴来制作炮管子。

这炮管子解决了,掷弹筒能制造了,可这炮弹也成了问题。

这炮弹的制作过程咱就不说了,就说这炮弹打出去的效果,一开始那叫个不尽人意。

咱这炮弹打出去之后,不像通常的炮弹弹头在前,炮弹屁股在后头的,咱是翻着跟头往前飞,看着都让人心痛。

这种飞行,打不远就不说了,他还打不准,而且这要是落地的时候,弹尾落地就没法撞击到触发引信,炸弹还炸不了。

咋整?

后来没法子,这炸弹就改成了时间引信,炮弹这么一打引信就着了,五秒之后,不管落地没落地,他一准就炸。

爆炸率提高了,咱还得解决炮弹的飞行姿势,不然你打不远打不准他也是个致命问题不是?

后来这炸弹咱给增加了尾翼,好家伙这炸弹一下就能飞五百米的距离,相对之前那翻跟头的炸弹提高了二百米的射程。

当然了,就算是这样,咱八路军生产的炮弹质量依然不如日本人的,这也是没法子的事,咱的条件就在哪里摆着呢?

不过条件是死的,脑子是活的,咱得先从无到有,迈出这一步,之后再用土办法,看看怎么弥补。

您比方说,日本人那掷弹筒有调节杆,咱做出来的调节杆用个三五次之后就变形给卡死了,最后咱就把这调节螺杆直接给去了,用仰角的大小来代替。

尾翼焊接咱没条件,用土办法把尾翼用绳子绑死了,焊缝用硼砂和铜片垫上,接着用细煤泥裹上直接烧,把铜片烧化了,也就把尾翼给焊在了弹壳上了。

咱用这些个土办法,直接就把这射程又提高了四百五十米,达到了九百五十米,都超过了日本人的掷弹筒。

爆开的破片也从一开始的二十到四十片,发展到了二百片。

您都不知道,咱后来还研制出了榴弹枪,这玩意远远的瞅和一挺轻机枪也差不多,有两脚架,还有准星缺口等瞄具,但走进跟前您就会发现,那枪管子老粗了,口径就有二十毫米。

您别咧嘴,小编知道您想说啥,因为世界公认的第一支榴弹发射器是美军的M79榴弹发射器,这东西是二战结束后生产的。

可咱也有实物的,如今在烟台市博物馆新馆二楼东展厅就有,这榴弹枪比美国那早了二十多年。只是这东西不好弄,产量少形不成规模而已。

好了,今天就写到这里,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,顺手点个赞呦!

如何看待山东一男子勒死情人铁链沉尸,辩称是因玩窒息游戏致死

谢邀!

看一看法院认定的案件事实:2018年7月24日上午,山东男子冯某用手机搜索“怎么把人弄晕”,当天下午2:30,他用手机搜索“误食老鼠药”,还搜索“乙酰胺可以解什么毒”“氟乙酸钠中毒”,作案后他将王香抛尸水库。

冯某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某的父母和儿子经济损失约3.8万元,案发后,他亲属代为交纳赔偿款约80万元。

看一看法院判冯某死缓的理由:该案系婚外感情纠纷引发,冯某主观恶性、人身危险性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案件有所区别,冯某的亲属已代为赔偿王某亲属损失。

怎么看冯某被判死缓的理由?

1、婚外感情纠纷引发,是不是从轻理由?

这要说做为从轻理由太扯淡了!

因为破坏家庭的是他们二人,他们二人是家庭遭到破坏的破坏者,这两个家庭的其他人才是受害者。什么时候,违法行为也能成为从轻量刑的理由了?

2、冯某的主观恶性、人身危险性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案件有区别?

不知道为什么?

难道这个案件不是发生在社会上?激情激情就是从轻理由?

蓄谋、沉尸,不是从重理由?

3、辩称是因玩窒息游戏致死,没有被考察?

不能如实供述罪行,难道不是不认罪吗?

4、冯某的亲属已代为赔偿王某亲属损失,这才是重点!

已经进行民事赔偿,而民事赔偿作为从轻量刑的理由被采纳,这是可以理解的。

但是家属收到这笔钱了,为何还坚持要求检察院抗诉,难道不知道接受冯某的亲属的赔偿款会给冯某留下一命吗?

拦截一枚导弹有多难

要想制导拦截导弹有多难,可以通过一件奇闻趣事来知道。俄罗斯有一种导弹拦截系统,是往自己的头顶扔核弹,以此来批量拦截来袭的导弹。都用核弹炸自己了,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了。

图为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示意图。

拦截导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,难度肯定是很高的,而且好不好拦截,得要看拦截的是一枚什么样的导弹了。如果拦截一枚低空、亚音速飞行的导弹,而且还不隐身,那就难度不大,只要需要提前把高炮做好部署,就能拦截这样的亚音速导弹,但是如果拦截的是弹道导弹,乃至高超音速导弹,那就比登天都难了。

图为俄罗斯的A-235防御系统所用的导弹运输车辆。

亚音速的巡航导弹,比如美国的战斧式巡航导弹、俄罗斯的3M14口径导弹、我国的长剑-10导弹,其实拦截起来是难度不大的,也就比飞机难打一点,甚至是可以用高炮或者多管速射火炮就能拦截。因为亚音速飞行的导弹,可以看做是一架无人机,或者小型的飞机,而且还不是超音速飞机,打这样的目标,比打二战的活塞式发动机飞机都简单,唯一难的是这样的导弹飞行高度低,雷达难以发现,而且可以变向,要对其有效拦截,必须要先有效发现。

图为美国的密集阵近防炮,一般的巡航导弹,都可以用这样的多管速射炮来拦截。

正如美国在向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中,一共发射了80多枚导弹,结构被拦截到60多枚,光是高炮就能打掉不少。也正是这个原理,所以一些低空掠海的亚音速反舰导弹拦截难度其实并不是特别大,比如美国的鱼叉导弹、我国的YJ-82/83导弹等,都可以用密集阵近防炮、730近防炮、AK-630近防炮等近程防御系统进行有效应对。

图为俄罗斯的铠甲S防御系统,他可以有效拦截反舰导弹、巡航导弹和无人机等飞行器。

但是假如来袭的导弹是一枚弹道导弹,这就另说了。弹道导弹一大特征是弹道高度极高,有时候都能飞到大气层外的宇宙空间,导弹弹头的入射角度较大,洲际导弹甚至可以以90°的入射角度进入目标上空,而且弹头在下坠过程中不断加速,往往在末端飞行速度达到高超音速级别,超过10马赫是很轻松的。要拦截这样的导弹,有两个阶段必须要把握,一个是上升段,一个是中段,如果到了末端拦截,那基本就是碰运气了。

图为俄罗斯S-500“普罗米修斯”导弹防御系统。

世界上能拦截弹道导弹的导弹防御系统并不多,包括美国的萨德系统、爱国者PAC-3系统,海上的宙斯盾系统、KEI导弹系统,陆地上的末端拦截系统GBI系统等;俄罗斯的S-300PMU-2、S-400、S-500防空导弹系统,海上的里夫M系统等;我国也拥有陆基中段拦截技术,但是还没有公开型号,还有海上的红旗-19系统。

图为俄罗斯导弹防御系统的预警监视大屏幕,由各个雷达站提供导弹来袭信号。

拦截弹道导弹就像是发射一颗子弹去拦截另外一颗子弹一样,但是好在准备时间还是有的,可以计算出来袭导弹的弹道、速度,以便于进行拦截。美俄的拦截也不尽相同,美国的拦截使用动能碰撞战斗部来拦截,比如美国的GBI末端拦截系统,就是使用硬战斗部破坏来袭导弹来实现拦截。而俄罗斯则是弹片扇面拦截,比如,S-400防空导弹可以拦截入射角度为90°以内,并且飞行速度不超过5000m/s的来袭导弹,弹头爆炸后产生30°夹角的扇面,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。

图为美国爱国者PAC-3防空导弹,可以拦截中短程弹道导弹。

世界上最奇特的拦截系统是俄罗斯的A-235导弹拦截系统,他是在苏联A-35、A-135系统基础上发展而来,他的火控雷达叫做顿河2H,是一种大型的梯形相控阵雷达,拦截弹有51T6和53T6两种,其中51T6负责拦截大气层外的弹头,而51T6负责拦截大气层内的弹头,有趣的是,这两种拦截导弹全是核弹头的,俄罗斯一共部署了16枚51T6和32枚53T6导弹。

图为俄罗斯顿河2H火控雷达和51T6拦截导弹绘画图。

51T6在大气层外爆炸的时候,可以产生极强的电磁辐射,干扰对弹头的引导和指挥,甚至破坏弹头。53T6则是大气层内使用,他的精度不够高,因此使用核弹爆炸的产生冲击波,来打击成批量落下的敌人核弹头导弹,他主要用于进行战略导弹的防御,拦截成功率自然是没有问题的,但是这种打自己一拳,免得挨敌人10拳的,也确实只有俄罗斯才能干得出来了。

图为部署在莫斯科郊外的顿河2H拦截弹火控雷达。

图为俄罗斯导弹防御系统的搜索雷达覆盖范围。

最难拦截的导弹是高超音速导弹,目前还没有破解之法。高超音速导弹是指在大气层内有超过5马赫飞行速度、可以机动变轨的导弹,包括弹道式、巡航式,也可以分为滑翔式和普通式。这种导弹目前有俄罗斯的先锋战略导弹、匕首空射弹道导弹、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;我国的东风-17弹道式滑翔导弹、东风-21D、东风-26等反航母弹头等。其中飞行速度较快的,比如我国的东风-17滑翔式高超音速导弹,飞行速度突破了10马赫。我国还突破了高超音速导弹在18马赫飞行速度下的空气舵技术,预示着未来会有更加不可思议的导弹诞生。

图为美国的GBI拦截弹,世界上最先进的导弹拦截弹,目前主要部署在阿拉斯加。

高超音速导弹无法被拦截,在拦截系统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间内,导弹就会命中射程内的目标,全球最先进的防御系统,也最多只有1次拦截机会,由于高超音速导弹飞行速度快,因此动能也很大,命中目标后不但有爆炸产生的威力,更有动能转换的势能,一发常规弹头的高超音速导弹,往往就能让一艘10万吨的航母瘫痪掉。所以,高超音速导弹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军事技术制高点。

图为正在发射的萨德导弹拦截系统。

总的来说,拦截导弹是可以实现的,但是拦截的难度各不相同,有的就简单,有的就很难,但是对于一般的中小国家而言,什么导弹都是难以拦截的,拦截导弹终归是一种防御,即便是拦截成功率达到了100%,也是可以破解的,比如,发射导弹的数量超过拦截导弹的数量,自然就能破解,所以攻击付出的技术和成本远远小于防御,倒不是说防御完全无用,比如在对付一般小国时,拦截其导弹可以让其完全没有威胁,但是大国竞争中,还是要想办法在进攻性武器上下功夫。

火工头陀到底是出自哪里


火工头陀出自少林寺,本是少林寺香积厨灶下烧火的伙夫,因为不堪被少林寺部分和尚欺负,他偷学武功,大闹少林寺,搅弄风雨。

火工头陀,少林寺香积厨灶下的一名伙夫,由于地位低微,在少林寺经常被欺负。少林寺看管香积厨的和尚,是个爆脾气的家伙,对火工头陀动不动便是拳打脚踢。那和尚身在少林寺,自是会些武功,下手比较重,好几次都把火工头陀打的吐血。

火工头陀不堪受辱,心中便恨上了少林寺的所有和尚,积怨之下,便打算去偷学少林武功。少林寺被誉为“天下武学之源”,寺里僧众个个会武功,这也给火工头陀偷学武功提供了方便。

火工头陀武学天赋极佳,并且极其努力,二十多年后竟然练成了极其上乘的武功,成为当世一流高手。由于长期受辱,积怨之下,火工头陀变得阴霾狠辣。他隐忍不发,直到自认为武功已经不惧少林寺任何人后,才出来大显身手。

少林寺一役衰弱。

火工头陀大闹少林寺。

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之前,少林寺发生了一件大事,便是“火工头陀事件”。在一次一年一度的达摩堂大校时,火工头陀站了出来,他大骂达摩堂苦智禅师和少林寺众,说他们于武学一道不通。

众大怒,上去与他动手,结果都是三拳两脚便被击败了。火工头陀积怨已久,出手异常狠辣,凡是与他交手的少林寺,都是断胳膊断腿的。达摩堂首座苦智禅师见他使得全是少林寺武功,并非别派武功,又惊又怒。

苦智禅师问明原由后,亲自出手要制服火工头陀。二人斗了良久,终究是火工头陀武功要稍逊一筹。在斗到最后时,火工头陀以被苦智禅师按住死穴,只须内力一发,火工头陀便要丧命。但苦智禅师惜才不愿就此将火工头陀杀了。

于是苦智禅师使出了一招“分解掌”,是停手罢斗之意。可是火工头陀武功都是偷学来的,根本不懂这招武功,而且他还以为是一招极其厉害的杀招。火工头陀以为自己要死了,于是全力一招打算拼命。

火工头陀双拳齐出,把没有防备的苦智禅师打的重伤垂死,当晚便去世了,而火工头陀也趁乱偷偷跑了。苦智禅师圆寂,少林寺众僧正在悲伤中,火工头陀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仇人在少林寺,当晚他又偷偷的溜了进去,把看管香积厨的和尚以及平时跟他有仇的几个和尚,全都打死了。

少林寺衰弱。

少林寺得知火工头陀去而复返,全寺上下震怒,派出几十名高手出寺搜索火工头陀。但是找遍大江南北也没有找到他,火工头陀便像是在人间蒸发了一样。而少林寺内部高层,却因为这事大起争执,罗汉堂苦慧禅师一怒之下远走西域,在西域开创西域少林派。

经此一役,少林寺武学衰弱,以至于在《射雕英雄传》和《神雕侠侣》中都没有怎么出场。自此少林寺定下寺规,凡是不得师授私自偷学武功者,发现后重则处死,轻则挑断全身筋脉变成废人。

火工头陀远走西域,开创“金刚门”。

火工头陀逃出少林寺后,自知少林寺势大,在中原是待不下去了。于是他决定跑到西域去,以免被少林寺和尚给抓了。

他去到西域后,继续苦练武功,之后在西域开创了一个门派,叫做“金刚门”。后来金刚门投靠蒙古朝廷,成为朝廷专门用来对付中原武林人士的一股力量。在后来赵敏手下的阿二、阿三以及偷袭张三丰被打死的刚相,都是金刚门的。

而金刚门所学的武功便是少林派武功,就是当年火工头陀从少林寺偷学的武功,如“大力金刚指”、“般若金刚掌”,武当派俞岱岩和殷梨亭就是被“大力金刚指”所伤,刚相偷袭张三丰时,用的就是“般若金刚掌”。

【本文完】

桃花影落飞神剑,碧海潮生按玉箫。我是卓尔不群黄药师,欢迎关注!
标签: